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糜烂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。患者常出现上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吐血,进而导致失血性休克,危及患者生命。本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:
1.内源性因素:包括严重感染、严重外伤、颅内高压、严重烧伤、大手术、休克、过度劳累等。在压力下,它能兴奋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。前者引起胃黏膜血管痉挛收缩,血流量减少,后者打开黏膜下动静脉短路,促进黏膜缺血缺氧加重,引起胃黏膜上皮损伤。发生糜烂和出血。
2、外源性因素:部分药物可破坏胃黏膜屏障,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,胃液中的氢离子可渗入胃黏膜,引起胃黏膜糜烂、出血。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加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,减少胃粘液分泌,减慢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,导致糜烂性胃炎。
3、生理因素:饮食多为过硬、过冷、过热、粗暴饮食或过量饮酒。酒精的亲脂性和溶脂性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,上皮细胞损伤,黏膜内出血和水肿也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,引起黏膜损伤。
4、微生物因素:幽门螺杆菌、某些流感病毒、肠道病毒、细菌毒素等。主要是指幽门螺杆菌感染,它是糜烂性胃炎的主要和常见病因。大多数患者并没有感染这种细菌,导致糜烂性胃炎。